全球首款量產到320萬公里零事故,對金龍無人小巴只是起點?

時間:2025-07-31

來源:Lynn

0

導語:領軍企業,從未止步于“載入史冊”......

2017年10月,客車自主品牌代表和領軍企業廈門金龍與全球自動駕駛“領導者”百度達成戰略合作,成為行業首批強強聯手,在智能交通領域開啟無人駕駛技術攻堅和應用的開拓者。

合作官宣僅半年時間,雙方聯合打造的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就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并于2018年7月實現100臺量產下線。這款被譽為“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的創新產品,標志著廈門金龍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2025(第五屆)低速無人駕駛生態大會「深度對話」的現場,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副主席、廈門金龍總工程師陳衛強接受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全媒體的采訪,講述了廈門金龍無人小巴從“全球首款量產”到“320萬公里零事故”背后,堅守的“中國信仰”和“中國標準”。

堅持深耕細作,不止步于“載入史冊”

“阿波龍”的出現,不僅代表了廈門金龍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深厚積累,更展示了我國客車制造業在智能化轉型方面的領先實力,是中國無人駕駛載人技術從“0”到“1”的一次歷史性跨越。

然而,廈門金龍并未因此滿足。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因此,在“阿波龍”成功面世后,廈門金龍并未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深耕細作,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和優化。

2021年8月,“阿波龍Ⅱ”正式發布,相比于第一代車型,新車進行了多達155項升級,包括車輛傳感器、底盤以及電機系統,除了搭載最新的V2X系統,核心計算單元算力也提升了三倍達到372Tops,自動駕駛能力可以比肩當時的Robotaxi。

據了解,二代產品發布之時,“阿波龍”已經在全國在北京、廣州、雄安、重慶、佛山等22個城市落地部署,運行總公里數達到了12萬公里,累計乘客達到12萬人次。

“2023年,我們參加了迪拜自動駕駛運輸世界挑戰賽,我們非常榮幸拿到了冠軍!”

陳衛強介紹,自“阿波龍”量產下線后,廈門金龍持續推進“1+N”系列低速無人車及L4級自動駕駛巴士的研發。從6米到10米,甚至12米,車型尺寸不斷增大,與之對應的研發和應用挑戰都被逐一攻克。 

據悉,當時的全球挑戰賽,廈門金龍是中國大陸唯一進入決賽的商用車企業。奪冠的金龍6601G自動駕駛微循環公交客車,已在國內10余個城市進行過商業化落地運營,面對“避讓行人”“會車行駛”“時速六十公里無人駕駛”“窄路通行”“煙霧下車輛自動停止”等多項情境,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和穩定性,贏得現場一致好評。

“總體來說,賽道的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產品拓展的范圍也越來越廣。”陳衛強表示,在技術革新的大環境下,廈門金龍迎來又一高光時刻,不僅對自身發展意義重大,也為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動力,激勵著整個行業不斷向前邁進。 

雙重冗余,貫徹載人自動駕駛“中國標準” 

目前,廈門金龍無人駕駛巴士已在全國45個城市實現常態化運營,部署規模行業領先;累計安全行駛超320萬公里,接待乘客逾50萬人次。

陳衛強介紹,盡管廈門金龍等一批領先企業已率先開啟無人駕駛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商業化市場,但在公開道路,行業整體還處于發展初期,且對“零事故”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

“載人的(無人駕駛)車,我們還是持一種比較謹慎的態度。”陳衛強認為,主要是技術和產品的安全性能還要持續提升。

行業普遍認同,載人是自動駕駛技術最高級別的應用,安全性是其首要考慮的因素。因此企業必須扛起安全責任,守住安全底線。

在這一方面,廈門金龍推出第二代無人駕駛小巴就實現了“車路協同+5G云代駕”雙重冗余保障。在車路協同能力加持下,新一代阿波龍能將單車智能問題減少54%、路口急剎情況降低90%;而5G云代駕能力則是保證了在極端場景下,車輛也能安全、通暢行駛,大幅提升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們現在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探索引進(新技術),不斷提升我們自動駕駛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

據了解,廈門金龍無人駕駛客車在迪拜奪冠,其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基于先進的深度學習框架,車輛可在多種環境條件下,端到端地實現對空間結構感知與理解;基于全景感知,運用四維時空決策規劃技術,車輛能更準確地推演自車及關鍵交通參與體的可能行為,從而做出更加安全、合理的駕駛決策;創新提出地圖長時動態更新方法,保持環境地圖實時更新,提供全年全天候高精度定位,確保車輛精準導航。

陳衛強表示,踐行保障安全的使命,本身就意味著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努力。然而,行業真正邁向規模商用階段,總歸要有企業帶頭持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以更出色的性能滿足市場需求。 

他非常認可近年來中國自動駕駛供應鏈取得的發展,無論是從產品數量、類別,還是質量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這些進步也助力廈門金龍等整車制造和整體解決方案企業,更快速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迭代升級和穩定運行。

智能化、數字化、國際化構筑未來

談及廈門金龍的未來規劃,陳衛強給出了智能化、數字化、國際化三個關鍵詞。

他介紹,廈門金龍作為作為中國客車產業的領軍國企,業內深耕近40年,2025年品牌價值突破千億大關,客車累計出口超14萬輛,產品熱銷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廈門金龍不僅在無人小巴和自動駕駛公交賽道持續深入探索, 構建了涵蓋封閉園區、景區接駁、城市微循環等在內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其子公司金龍電控科技也向環衛、配送、零售、安防等領域橫向拓展,打造了更多自動駕駛創新產品。

“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做好技術創新的工作。”陳衛強表示,目前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已走在全球前列,廈門金龍會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和產業生態資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更多的先進產品,在國際舞臺贏得更多發展先機。

同時,他提出,面對海外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差異化,廈門金龍也考慮在海外建設工廠,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寫在最后

在最新一屆的低速無人駕駛生態大會上,我們感受到了產業空前的創新活力與共贏氛圍,也聆聽了行業領軍者對未來技術走向的深刻洞察與前瞻規劃。

除了不斷刷新無人駕駛載人技術里程碑的廈門金龍,還有以“服務即產品”理念破解無人環衛滲透率之困的盈峰環境,用“生態跳板”打造無人配送新增長極的九識智能,23年環衛基因賦能專業無人環衛裝備的福龍馬集團,以全球領先L4級自動駕駛技術重塑民航地面保障體系的天一航空,26城實戰引領“背街小巷”無人環衛革命的紐恩馳,用“機器人4S店”引爆無人車萬億藍海的海神機器人......

回望自動駕駛百年發展史,每一個入局者都是時代的“造夢者”和“圓夢者”。低速無人駕駛有幸成為最先收獲商業化成果的重要領域,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技術發展、產業協同、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也期待,在2025(第五屆)低速無人駕駛行業發展年會上,行業代表再相聚,共同見證更多前沿技術的突破與應用,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無限可能!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