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董事長于明坤:用“機器人4S店”引爆無人車萬億藍海

時間:2025-07-28

來源:Lynn

0

導語:“安防機器人真正的爆發,將在明年到來?!?/p>

海神機器人始創于2014年成立的費舍爾科技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船”立體安防無人裝備智能制造專家。歷經11年深耕探索,公司始終致力于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已推出多款明星產品,涵蓋輪式無人車、履帶式無人車、艦載無人機、無人戰車、無人船等,并在安防、應急救援、軍事打擊、城市服務、低空經濟等領域實現技術商業化。

在2025(第五屆)低速無人駕駛生態大會「深度對話」的現場,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主席、海神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于明坤接受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全媒體的采訪,分享了他創業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未來無人車市場的獨到見解。

11年磨一劍,鍛造“海陸空”無人安防鐵三角

“中國每年意外死亡近200萬人,這是很血淋淋的數據。”

于明坤感慨,安防是關乎每個人生命的大事,也是國家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傳統的僅靠固定監控+人力事后追查的安防手段,已經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海神機器人作為國內較早一批涉足無人安防領域的企業,重點打造了業界首創的“無人車+無人機”立體安防整體解決方案,應對安防壓力不斷增加、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危險預警不足等問題。通過無人車24小時自主巡邏、自主感知、自主識別,無人機自主起降、自主巡防、自主追蹤,有效幫助場景用戶完成基礎性、復雜性、長時性的巡邏工作,快速實現“事前預警-事中處置-事后追查”安防閉環。

目前,海神機器人還引入無人船作為水域安防的重要補充,實現了“海陸空”全方位覆蓋。

“我一直說,安防機器人真正的爆發,將在明年到來。”

于明坤表示,在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幾年時間里,無人安防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突破。特別是過去3年,經過海神機器人等先一批企業的市場培育,公眾對于安防巡檢機器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支持。

尤其是在火災、有毒氣體的監測和事故處置、夜間巡邏等特殊場景,安防機器人已經展現出了優于傳統安防系統的優勢,市場認知從“為何需要機器人”轉向“為何不早用機器人”。

于明坤介紹,雖然相對于無人配送等熱門賽道,城市無人安防還不算真正進入深水區,但也在逐步迎來爆發期。

“從實際的簽約來看,(安防機器人)大訂單會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無人安防賽道將開始大面積部署。”

軍轉民商業突圍,機器人4S店打造一站式服務

據了解,海神機器人最早聚焦軍用市場,針對軍事偵察、軍事打擊、物資補給、戰地救援等,打造了一系列產品。如無人靶車、特訓無人裝甲車、履帶式無人坦克、履帶式無人戰車等。

得益于軍用市場的深厚積累,海神機器人在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等方面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轉戰民用市場,也快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民用市場技術要求會弱一點,但是需求量大。”

于明坤介紹,中國有60萬個小區、超50萬所學校具備安防機器人應用條件。海神機器人主要通過與物業公司、安保公司的戰略合作,包括合資成立運營服務公司等形式,實現批量部署無人安防機器人。

同時,針對接入公安系統,主要用于城市安防巡邏的需求,海神機器人也提供了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于明坤認為,居民小區應用安防機器人,更多是在外來人員防范、居民意外事故呼救、燃氣泄漏和火災等危險預警方面發揮作用。而人流密集的賽事活動、公共樞紐站、公園、廣場、景區、街道等戶外場景,則更關注安防機器人在打架斗毆、人群踩踏、恐怖襲擊等突發事件的預警和快速響應能力。

據悉,海神機器人最早推出的虎鯨一號中型無人安防巡邏車,融合了AI熱成像、氣體檢測等技術,主要用于學校、園區、醫院、社區、景區等場所;虎鯨二號大型無人巡邏車可執行治安巡查、應急處突等任務,聯動公安系統實現執法取證與犯罪震懾;海龍二號無人車艦載無人機,支持室內外無人巡邏、路線巡航及夜視巡查,可實現全天候自主安防作業等等。

“(戶外)安防不能靠太嬌柔的小機器人,機型太小,續航不夠,可能犯罪分子也沒太把它當回事。”于明坤表示,在很多公共場所,安防機器人要有震懾性且更結實,缺乏物理威懾力的安防如同紙老虎,因此海神機器人也持續推出了更大型的無人安防車。

其最新推出的虎鯨F1公開道路無人巡邏車,聯合九識智能打造,支持城市主干道完全無人駕駛混行能力,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可通過人臉、車牌識別,實時畫面快速取證,精準執法。這款無人巡邏車的儲物空間還能裝配防爆頭盔、防爆橡膠管、防爆盾牌等執法裝備,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處置突發事件,進一步增強了城市安防的實戰能力。

除了以上幾款陸地安防產品,海神機器人還有“海巡”系列無人船,包括U型救生圈、無人巡邏船、智能救援艇;“空巡”系列無人機,包括消防救援直升機、大載重無人機、農業植保無人機、高空清洗無人機。

據了解,海神機器人目前已在上海、蘇州、西安、寧波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在上海松江、江蘇寧淮、安徽蚌埠、湖北鄂州等地建有制造工廠,構建起全系列產品的先進智能制造體系。

采訪中,于明坤還分享了他的“機器人4S店”運營理念。他介紹,海神機器人運營機器人4S店,首先是要將其打造成公眾了解安防機器人及各類低速無人車的“第一宣傳窗口”,通過4S店,公眾可以近距離接觸和體驗這些高科技產品,了解它們在安防、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價值和實際效果。

其次,4S店還承擔著組裝、銷售、運營、售后等全鏈條服務,方便打開產銷市場。于明坤強調,機器人4S店的核心在于“資源快速變現”,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實現產業鏈的高效協同。這包括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零部件的供應和質量;與渠道商合作,豐富產品系列,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占有率;與終端用戶建立直接的溝通和反饋機制,收集市場需求,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等等。

同時,4S店還可以作為培訓中心,為合作伙伴和終端用戶提供專業的操作培訓和技術支持,為科研機構、高校等提供實訓基地和測試條件,深入推動產教學研深度融合。

“我的機器人4S店,不是開在鬧市區,更多是在一些產業園區,成為政府招商引資新王牌。”

于明坤透露,海神機器人目前已在上海等地推行機器人4S店運營模式,計劃未來幾年內在更多城市布局。他希望通過“產地銷,銷地產”的策略,把安防、清掃、配送等各類無人駕駛產品規模商用路徑打通,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覆蓋能力,為4S店所在城市及整個產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集成、簡單、善良的創業智慧,繪就全球運營版圖

創業11年,于明坤已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理念。

他強調,“集成”是海神機器人與生俱來的基因。目前,公司推出的八大產品系列,既有海神全球首創的立體安防整體解決方案,也有協同合作伙伴的定制化創新產品。在于明坤看來,開放合作、整合優質資源是海神機器人不斷取得突破的關鍵,也是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內的企業實現共贏之道。

“簡單”是海神機器人干事創業的準則。于明坤認為,技術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純粹。面對多變的創業環境和市場需求,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專注于做好技術攻關這件事,把產品做到極致,這就是海神機器人作為一家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的“簡單”哲學。

“善良”是海神機器人正向循環的隱形資本。于明坤表示,投資人最終是投人。海神機器人創始以來,獲得過很多風投機構、產業資本、政府平臺的支持,他堅信這不僅是對海神機器人技術和產品的認可,也是對創始團隊“善良”文化的認可。

“我覺得大家在一塊,是為了謀劃更美好的未來。我們一直說,要做一個溫暖的公司,海神這些年延續著我們的文化,也獲得了很多的支持。”

憑借獨到的創業智慧,于明坤領導海神機器人建立起核心競爭壁壘,公司國內運營版圖已覆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溫州、香港等50多個城市;海外市場則重點在美國、新加坡、迪拜、白俄羅斯、老撾、柬埔寨、尼日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及服務中心。

于明坤還分享了他開拓海外市場的差異化戰略。如針對歐美市場,海神機器人采用“先試用后買單”策略,過硬的產品和技術,讓用戶感受到安防機器人實際有用,試用結束后主動買單。他介紹,在美國一臺安防機器人月租5000美元,但作業效果相當于3個月薪數千美元的保安,雇傭成本對比起來降低很多。

同時,面對一些場景的商業化落地阻力,海神機器人直接推動“客戶變股東”,從而獲得對方的資金支持和應用場景資源。這種模式已在日韓、歐洲等發達國家復制。

在中東市場,以卡塔爾、阿聯酋、沙特等為代表,這些國家資金極為雄厚,并且正在全面借鑒中國的先進經驗。例如產業園的運營模式,當地會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希望吸引中國優秀企業入駐,用科技裝點國家名片。

于明坤透露,海神機器人在卡塔爾成立的合資公司,被特別提出要“酋長冠名”,以彰顯該國在科技領域的地位和實力。

“東南亞市場,雖然資金比較少,但這些地方貧富差距比較大。”于明坤認為,在東南亞發展,主要是要找準華人財團這一關鍵支點,通過與當地華人財團的合作,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同時借助其資金和資源網絡,快速推進項目的落地和運營。

無論目標指向何方,開拓市場始終是一個合作的過程。

于明坤表示,接下來,海神機器人將繼續秉持“集成、簡單、善良”的理念,依托遍布全球多個國家的運營網絡,在市場上重點打造“機器人4S店”,推動無人駕駛全方位認知的提升,為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和商業化落地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