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款——2025上半年無人駕駛領域新品盤點

時間:2025-07-11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產品向“無駕駛艙”設計范式遷移。

根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25年上半年,國內低速無人駕駛領域有50+企業推出近80款新品,其中,整車新品46款。

2025上半年國內無人駕駛領域整車新品(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如有遺漏,請指正)

以上46款整車新品類型豐富,重點覆蓋了清潔環衛、無人配送、園區物流、智慧農業等多個應用場景,說明了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上的投入持續擴大,展現了國內低速無人駕駛行業的活力和創新性。

2025上半年國內低速無人車新品類型分布

從產品類型來看,用于清潔環衛場景的無人車新品數量最多,共有13款,占比28%,包括9款無人清掃環衛車和3款清潔機器人以及1款水面無人駕駛清潔船;其次是無人配送領域新品11款,占比24%;園區物流轉運車和無人農機產品分別有6款和5款。

具體來看,清潔環衛領域的無人化新品,一部分來自于企業對現有產品功能的創新迭代,也有一部分是企業新推出的產品線,比如盈峰環境推出的第3代清潔機器人“小蜜蜂”就融合了5G、AI、機器視覺等多項技術,普渡機器人亦是推出了AI技術加成的全能清潔機器人PUDU CC1 Pro,云創智行全新升級了全自動無人駕駛環衛車YC800,實現全自動循環作業;賽特智能推出了專為城市復雜空間打造的智賽潔·S5無人駕駛清掃車。

而智行者則在今年上半年同時推出了全能商用清潔機器人MIX1和大型無人駕駛清掃車 “蝸大白”,將場景應用從室內延伸至公開道路。

與此同時,也有新入局企業開發的數款創新型產品,比如阿爾飛思的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睿車”,通過清掃功能的底盤設計和整車輕量化設計,使產品具有高通過性;九識智能旗下合資企業極景智能推出的“象喔”無人灑水車,則是在九識無人車基礎上改造而來,可裝兩噸水,既能用于城市灑水抑塵,也能火災救援。

無人配送領域企業則更希望從數量上和功能上盡可能完善產品矩陣。今年上半年的11款新品中,有2款為菜鳥無人車,6款為九識智能無人車,后者在今年推出了4款E系列,在續航和倉儲空間上持續補全,以適配更多配送場景;菜鳥繼2月份發布無人車GT Pro后,推出了專為快遞網點設計的2.18萬元平價款無人車GT-Lite。此外,既未科技也在3月一口氣亮相了兩款智能配送機器人“靈小駒”P4和P6裝載空間分別4m³和6m³,前者更適合非機動車道行駛,后者全路段行駛量身打造。

而在無人農機領域,今年上半年新品種類別更加豐富,既有面向標準化覆膜滴灌棉花種植生產場景的植保機器人,又有適配大棚、果園多種農業場景的極飛R系列農業無人車,還誕生了國內首臺全天時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和國內首臺胡蘿卜無人收獲機。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無駕駛艙”正向設計的產品占比含量正逐漸增多,特別是在相對更依賴“人類接管”的大型、重載無人車領域。

今年以來,不僅有路凱智行發布第二代無人駕駛運輸機器人Alpha 125是無駕駛艙設計,卡爾動力的全球首款未來運輸機器人KargoBot Space取消成本和重量占比較高的駕駛艙,載貨空間提升25%,有效載重提升10%;祺跡汽車發布的車規級無人輕卡祺跡T45,亦是完全舍棄駕駛室設計,搭載模塊化貨艙(15-22m³),可實現 6~8個標準托盤裝載,有效載荷可達 2.4噸以上。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整車新品數量、覆蓋場景廣度相較去年均有顯著提升,彰顯行業創新活力持續增強,應用端需求多元化趨勢凸顯。在清潔環衛等優勢場景,企業研發步伐明顯提速,產品迭代與新勢力入局并行,競爭態勢日益深化。同時,基于對特定場景痛點的深度挖掘,企業正針對性開發專用性更強的產品,如高通過性清掃底盤、模塊化貨艙輕卡等,推動產品功能適配性與場景貼合度邁上新臺階。

同樣,得益于今年各地政府建設“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提速,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車、自動泊車、城市物流、自動配送等多場景應用試點也將逐步開展。未來,低速無人駕駛場景應用深度和廣度將持續增進。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