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速無人駕駛企業盤點,你知道哪幾家?

時間:2021-01-26

來源:

0

導語:一、低速無人駕駛車輛的概念自動駕駛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及技術迭代的產業,企業為實現自我造血功能,需要盡快尋找可落地的商業化

一、低速無人駕駛車輛的概念
自動駕駛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及技術迭代的產業,企業為實現自我造血功能,需要盡快尋找可落地的商業化應用場景,在不同城市開展規?;瘧檬痉?,形成經驗復制。目前,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成了企業與資本市場的一個新方向,在物流、港口、固定路線接駁、清掃車、礦區、Robotaxi等一些場景中已陸續實現商業化落地。
相比應用場景范疇廣,可以高速行駛的無人駕駛車輛,“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是指:應用場景相對簡單固定,時速低于50公里/小時的自動駕駛汽車(一般亦稱“低速自動駕駛”),主要應用區域包括校園、景區、園區、機場、礦山等;應用范圍包括特定區域的物流配送、礦山開采、無人農用機械、餐飲及零售服務等無人車,分為載人和載貨兩種應用類型。
圖表1 低速自動駕駛汽車的種類

微信圖片_20210126171605

二、低速無人駕駛領域各國情況
1、美國
2019年,美國成功落地自動駕駛項目的企業至少已經達到了15家,如果將拿到DMV路測牌照的48家自動駕駛公司視為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主要玩家,那么落地的企業在主要玩家中的占比已經接近1/3。
美國15家自動駕駛企業分別在無人出租車、自動駕駛卡車、小型無人巴士和無人送貨車等領域推出了針對不同場景的落地產品。其中無人出租車與自動駕駛卡車領域落地企業最多,分別達到了6家,占所有落地企業中的40%??梢钥闯?,目前大部分企業都選擇了以無人出租車和自動駕駛卡車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點。
在封閉環境低速無人駕駛方面,諸如美國Nuro和AutoX等無人送貨車企業也已經開始了實際運行。
2、德國
作為全球較早一批開始推出無人駕駛汽車概念的國家,德國博世公司、梅賽德斯奔馳等著名公司都在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和鄉間道路等多環境進行了無人駕駛汽車的實地測試。
在自動駕駛汽車路測方面,德國也走在世界前列。在柏林、漢堡、亞琛等多個城市,都開展了多路段、多場景的測試。2018年3月,柏林夏麗特醫科大學與當地公交公司合作,首次實現載人小巴在院區道路上的自動運行。盡管這幾輛小巴士只搭載6人、時速只有12公里,院區內交通狀況也相對簡單,但其載人實際路段運行仍然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8月,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也進行過自動駕駛小巴士在城市道路上的測試,但目前尚不能載客。
3、日本
2013 年,日本政府啟動了 SIP(戰略性創新創造方案)項目,意在聯合產業界、學術界、政府機構,推動重要技術的研發應用,自動駕駛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特定區域的低速自動駕駛方面,日本在2016年進行了商用車的自動駕駛實驗。根據日本政府發布的自動駕駛實現路線圖,預計會在2020年將實現特定區域內的 L4 級自動駕駛商業化。
4 、中國
目前,中國在特定環境下的低速自動駕駛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產品的應用也從0到1的演進。未來幾年產品在試運行過程將越來越成熟,下游應用案例也越來越多。從現有的市場態勢來看,物流配送領域仍是未來幾年最主要應用市場,企業相關產品的設計及推廣也主打此領域。低速自動駕駛汽車伴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進步而逐漸趨于成熟,2010年以后,封閉環境下的低速無人車應用市場如環衛、物流、港口等領域的需求快速增長,直接推動了創業型公司大量涌入。
中國市場,百度、阿里、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及宇通、金龍、海格、金旅、中通、安凱等客車廠商皆已入局。目前,百度的Apollo已經在各地的一些園區展開運營。示范運營能不斷反饋數據進行技術更新迭代。在百度Apollo的支持下,新石器、智行者等初創公司,開始向外推出Robo-Delivery的產品,并開始提供給一些物流和配送公司使用。菜鳥已經在杭州和成都進行無人駕駛配送小車的測試工作,希望能盡快實現商業化落地。美團京東的無人配送車也在不斷迭代。
無人清掃車方面,國內也已有超過20家企業入局,2019年6月,深蘭科技與海德汽車建立合作,開啟AI智能掃路機的批量交付使用,目前已經在天津生態城、鄭州二七區、常州北站等場景投入使用,此外,AI智能掃路機在2019年上海進博會期間負責外場區域的清潔服務。智行者“蝸小白”是無人駕駛清掃行業的明星產品,已在北京、上海、長沙、西安、天津等多地投入使用。
此外,巡檢機器人、礦區無人車等在中國市場也有一定的落地應用。
三、全球低速無人駕駛領先企業簡述
(一)載人類低速無人駕駛
當通用汽車的Cruise,Waymo,Lyft,Uber,特斯拉等公司如火如荼的進行自行駕駛技術的車輛測試時,出行領域的其他參與者卻早已把目光轉移到像學校園區、住宅社區、辦公園區、商業區等公共場景,試圖開拓這片新的出行藍海。
2007年以后,以Navya、EasyMile、Local Motors為代表的一批無人駕駛通勤車公司就相繼成立了,并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推進,在隨后的幾年里,科技公司不斷地對無人巴士進行車輛測試,隨即在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挪威等國家陸續推出了無人巴士服務。
圖表2 國外載人類低速無人駕駛創業型公司

微信圖片_20210126171645

(二)載貨類低速無人駕駛
國外較早做無人配送車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英國創業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而在美國,無人配送是目前發展最為廣泛的國家,美國硅谷的初創公司Nuro也推出了全自動無人配送車R-1。
還有Marble無人送餐車公司,該公司總部位于舊金山,2017年4月份與合作推出了自動食品遞送機器人,隨后又宣布與DoorDash合作。2018年,Marble在最新一輪中籌資1000萬美元,Lemnos、CrunchFund以及Maven等公司參投。該公司計劃進一步發展其技術,并拓展到新的美國市場。Marble計劃在“最后一公里物流”項目將包括從食品遞送到藥品和更廣泛的零售領域。
類似的無人配送車還包括美國RobbyTechnologies公司的Robby機器人、日本機器人開發創業公司ZMP發布的CarriRo Delivery等。
圖表3 國外載貨類低速無人駕駛創業型公司

微信圖片_20210126171707

目前來說,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方面還面臨供應鏈不成熟、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多重難題,但從細分市場來看,高度自動駕駛技術在封閉場景的落地還是指日可待的。未來,隨著更多類似的項目逐漸落地,無人駕駛有望迎來真正的春天。

微信圖片_20210126105432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