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改寫Robotaxi版圖:小鵬高調入場,小馬、文遠同日港股IPO

時間:2025-11-07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Robotaxi正在成為下一代智慧出行最核心戰場。

短短48小時內,Robotaxi 賽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11月6日,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這兩家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玩家——雙雙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一個成為全球首個“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的自動駕駛企業,一個實現了今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規模最大的IPO。

而就在前一天,11月5日,小鵬汽車在2025科技日上正式公布其重返Robotaxi賽道的布局,發布三款Robotaxi車型與最新純視覺技術路線,并宣布攜手高德共同打造全球Robotaxi生態。

資本的持續涌入、平臺的密集入局、車企的主動歸來,讓Robotaxi這個一度被認為“周期漫長”的賽道,在2025年末呈現出一種罕見的、全面升溫的勢能。

有業內人士預測,2026年上半年將會迎來L4 Robotaxi商業化大規模落地的窗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躍躍欲試,即將官宣加入。

資本上市潮+車企重返L4

Robotaxi正在變成汽車產業第二增長曲線

如果說過去幾年Robotaxi仍處于技術成熟與政策驗證階段,那么2025年的關鍵辯護在于:資本、整車廠與平臺玩家出現罕見共振。

其一就是文遠知行與小馬智行的“雙上市”:

11月6日,文遠知行WeRide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800.HK。繼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文遠知行成為港股Robotaxi第一股,也是全球首家在“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的自動駕駛科技企業。本次港股上市募資總額(綠鞋前)達23.9億港元。

同日,小馬智行也在港股完成上市,股票代碼2026.HK。據其介紹,若承銷商的超額配售權悉數行使(即綠鞋后),集資額可達77億港元,成為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規模最大IPO,同時是2025年港股AI領域募資額最高的新股。

前者,是全球唯一旗下產品獲得中國、阿聯酋、新加坡、法國、沙特、比利時、美國七國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L4級別自動駕駛車隊規模超過1,500輛,其中Robotaxi超過700輛,與Uber在中東共同運營著中美以外最大的商業化Robotaxi車隊,并計劃在2030年前部署數萬臺Robotaxi。

后者,是唯一一家獲得在中國四座一線城市提供面向公眾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全部可得及所需監管許可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今年4月,小馬智行官宣其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的硬件成本降低70%,其中自動駕駛計算單元(ADC)成本下降 80%,固態激光雷達成本下降 68%。

如果說文遠知行的再次上市是讓全球資本為“可規?;腖4自動駕駛”重估價值,那小馬智行此次上市發生在其“主動降本體系”明確可復制的節點上,則意味著行業首次出現了可預期的大規模L4前裝化趨勢,“量產型Robotaxi”近在眼前。

另一重大變量來自整車廠商:

在2025小鵬科技日上,何小鵬正式官宣將于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車型,同時在廣州等核心城市啟動試運營。在技術路線上,小鵬選擇轉向純視覺,進一步降下整車成本;發布會上,小鵬強調,三款Robotaxi車型全部采用“兩套硬件互為備份”的設計,這是傳統量產車企極少采用的標準,也標志著小鵬將Robotaxi產品線與主流乘用車體系脫鉤,轉向以“前裝 L4”為底層邏輯。

同時也與高德達成全球生態合作伙伴關系,小鵬Robotaxi將正式接入高德平臺,共同為用戶提供L4級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也是行業首個“出行平臺+前裝量產Robotaxi”合作模式。

而且,高德背后的阿里系對Robotaxi布局遠不止于此。

今年6月23日,哈啰、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合計出資超30億入局L4級Robotaxi。發展Robotaxi,哈啰將自己定位于“通用自動駕駛運營服務商”,同時具備聚合平臺和自主技術兩種能力。高德、哈啰之外,阿里對AutoX、小鵬汽車、智己汽車的布局,已然構筑了一條從技術研發到整車制造的完整自動駕駛產業鏈。

此外,今年提前公布Robotaxi落地計劃的企業也不少。

今年10月31日,元戎啟行業宣布推出消費級量產Robotaxi,并于年底落地。對比行業內普遍采用的“改裝車+高精度地圖”傳統路徑,元戎啟行的Robotaxi車輛基于消費級量產車打造,無需額外加裝定制化傳感器與專屬硬件,部署成本更低,系統穩定性與平臺兼容性更強。技術層面,元戎啟行的Robotaxi與已經進入市場的量產車共用同一套技術框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技術復用。

大幅度降本在即、巨頭出手,資本與生態資源的大量集中,為Robotaxi產業發展。

頭部玩家關鍵競爭點

量產能力、全無人運營與全球化

目前,Robotaxi產業正在迅速形成三大派別,各自沿著不同路徑向規?;虡I落地邁進。

第一類是技術驅動型,以文遠知行、小馬智行、Waymo 為代表,這類企業以全棧自研為核心,通過高算力平臺、大模型驅動算法以及軟硬件一體化系統,持續提升自動駕駛能力,并率先在多國、多城落地純無人商業化運營,成為行業技術突破與運營驗證的前沿力量。特別的是,百度蘿卜快跑依托Apollo技術體系和百度地圖的技術底座,在多個城市率先實現全無人載客,尤其是武漢區域已經形成具有全球示范意義的規模化運營能力。

這類玩家的典型特征是“技術驅動強、數據規模大、政策合作緊密”,是行業當下最具穩定性的力量。

第二類是車企主導型,由小鵬汽車、智己、廣汽、豐田等整車廠領銜,它們依托成熟的量產車體系,將前裝冗余架構、純視覺或混合感知技術直接導入L4能力,并以規?;圃靸瀯菁铀俪杀鞠绿?。

第三類是平臺運營型,由高德、哈啰等出行平臺以及正在探索中的滴滴組成,其優勢在于強運營能力與用戶規模,能夠快速聚合場景、用戶與調度體系,加速Robotaxi 的服務化落地。

這種通過平臺級能力整合城市資源、調度體系、用戶入口,從而構建出跨城市、跨車隊的運營網絡。高德的入局讓行業出現“地圖+流量入口+智能調度+車廠合作”的新模式。

當前Robotaxi賽道的競爭已經集中到幾個關鍵節點:無人化程度、運營規模、成本結構、前裝化能力以及全球布局能力。

觀察百度、文遠知行、小馬智行與Waymo等頭部玩家的最新進展,可以清晰看到產業正向“規模化可驗證”階段跨越。

百度蘿卜快跑在國內保持最大規模的全無人載客服務,據蘿卜快跑內部人士披露最新數據:全球覆蓋城市數量已經達到22座;截至10月31日,蘿卜快跑每周訂單量超25萬單,且100%為全無人訂單;從累計服務單量來看,蘿卜快跑全球訂單超過1700萬單,遠超谷歌Waymo的1000萬單。

其在武漢、重慶、北京等地的落地讓“中國城市級Robotaxi”成為全球樣板。百度的技術路徑深度依賴其成熟的Apollo平臺,并在算力、規劃控制、冗余體系等方面持續迭代,使其在復雜交通場景下表現穩定。

相比之下,文遠知行展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優勢。其全球化布局速度行業第一,不僅是全球唯一在七個國家獲得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更在中東、新加坡、法國、比利時等地率先實現商業化服務。文遠依托 WeRide One技術平臺建立的統一軟件體系,使其能夠以最低工程成本在新城市實現快速部署。此外,其與Uber、博世、Grab、英偉達等全球企業建立的戰略伙伴網絡,也讓其在國際市場擁有更強的產業支撐能力。

小馬智行則是“工程系統性降本”的典型代表。其第七代自動駕駛方案讓L4成本首次降到可規模部署的價格區間,為前裝量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小馬智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獲得全無人運營許可,這在國內尚屬獨一無二。隨著港股上市資金充裕,小馬將加速其全球布局,包括歐洲、中東以及東亞市場。

在全球市場上,Waymo仍然是運營穩定性最高的Robotaxi玩家。

Waymo在美國多個城市已經形成覆蓋范圍廣、無人化程度高的成熟運營形態,其長期運營數據成為自動駕駛行業最寶貴的資產之一。Waymo逐步從“技術公司”轉向“Robotaxi運營平臺”,正在嘗試將其服務開放給更多出行平臺,其商業模式從單一城市擴展向平臺生態方向發展。據其最新計劃,2026年前,Waymo將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覆蓋至少12座美國城市,新增拉斯維加斯、底特律與圣地亞哥三大樞紐。

綜合來看,四大頭部企業的最新進展共同指向一個趨勢:Robotaxi 的終局將由“無人化規模”、“降本速度”、“全球化能力”共同決定。

隨著前裝L4車型、平臺級運營網絡、多國家商業化同時推進,Robotaxi從技術創新邁向大規模商業落地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當2026年大規模試運營節點臨近,一個覆蓋更多城市、更多國家、成本更低、體驗更穩定的全球自動駕駛出行網絡,正在加速成形。

活動預告

2025年11月26日-29日,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等協辦“2025深圳國際人工智能環衛機器人大賽暨應用創新大賽”將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舉行,期間深圳福田會展中心還將同步舉辦“2025深圳國際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敬請期待!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