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20張無人車“001”牌照歸屬,誰的含金量更大?

時間:2025-10-24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隱形“0001”號牌照正越來越多。

 一張“0001號”上路牌照,往往意味著一個城市無人駕駛時代的正式開啟。

對于無人車企業而言,拿到一個城市的“0001號”牌照,遠不止是一張官方許可。它意味著技術與安全獲得官方背書,是難得的品牌信任狀,也為融資與合作打開通道。更重要的是,它讓企業率先進入真實城市場景,積累數據、迭代算法、驗證模式,搶占了行業先機。這張牌照,既是“通行證”,更是“先手棋”。

2025年以來,自動駕駛加速從一二線城市向更多三四線城市擴散,從無人配送到無人環衛,再到無人巡檢,0001號無人車牌照的發放,不僅代表著一座城市對無人駕駛的開放程度,也折射出產業落地的速度與重點。為此我們梳理了今年以來部分城市首張無人車發放情況。

2025年以來低速無人車牌照發放情況(根據公開信息整理,未完善之處請指正?。?/span>

以上22張“001”號牌照涉及10個省份17個市級地,包括廣東、廣西、浙江、貴州等地。

從首張無人車牌照落地場景來看,配送領域仍是各地發放的主要方向,九識智能、文遠知行、新石器、行深智能、菜鳥、美團等7家企業包攬13張牌照,占比60%——門檻適中、需求剛性、場景可控,使其成為無人駕駛商業化的“破圈先鋒”。

另一方面,環衛與巡檢場景也在快速升溫,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以示范項目帶動基礎設施、交通管理和城市治理的智能化轉型。庫薩科技、仙途智能、賽特智能分別拿下嘉興市、平湖市、柳州市的首張無人清掃車道路測試牌照。

12月19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武漢軍山新城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聯合主辦“2025(第五屆)低速無人駕駛行業發展年會”,屆時,聯盟也將協同當地政府推進低速無人車路權開放和牌照發放事宜。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部分無人車企業在異地落地項目中,并未更換或者說是無需更換當地的“0001”牌照,而是沿用其原有的號牌,成為隱形的“0001”號牌照。比如鹽城市濱??h首輛“上崗”的無人駕駛快遞車牌照為“蘇ZL03038”,同樣懸掛“蘇ZL”開頭牌照的無人配送車也出現在河北廊坊固安縣、陜西韓城市、安徽安慶市、青海西寧大通縣等,成為當地首輛上路無人快遞車。

這一現象的出現,說明跨城互認與監管協同正從理念走向現實。背后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是“高地”認證,全國通行。

這意味著,一旦企業在一處產業政策高地(如北京、深圳)通過了最嚴格的審核、拿到了權威“身份證”,其技術能力和安全標準就獲得了其他城市的廣泛信任。這張核心牌照的“含金量”正在跨區域增值,成為一種可攜帶的信用背書。

二是破除壁壘,協同發展。

在異地,特別是同一車企同一車型在同一省份內,異地互認是各城市間在打破行政壁壘,避免重復測試和資源浪費。它標志著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從“城市單點突破”進入了 “區域協同聯網” 的新階段,為未來無人車的跨城、跨省運營鋪平了道路。

這也說明,行業的成熟不僅體現在各地政府加快路權釋放,更源于業內對 “標準趨同” 的迫切倡導與實踐。當核心技術指標與安全監管框架在主流城市間趨于一致,互認便成為水到渠成之舉,推動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規范發展”。

三是“網絡效應”初顯,加速商業閉環。 

更深層次看,牌照互認使得單個城市的測試數據與運營經驗得以在更廣范圍內復用,極大地加速了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的驗證。一個在深圳核心街區經過驗證的自動駕駛系統,其價值遠不止于深圳一地;這種“一處通過,多處受益”的網絡效應,正是無人駕駛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前最關鍵的催化劑。

當然,完全的互認仍面臨挑戰,但這一趨勢無疑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擴張成本,加快了技術普及的步伐。未來的競爭,或許將不再是爭奪單一的“城市0001號”,而是看誰能率先打造出被全國市場認可的 “超級牌照”——這,才是真正的“暢行證”。

活動預告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等協辦“2025深圳國際人工智能環衛機器人大賽暨應用創新大賽”將于2025年11月26日至29日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舉行,期間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還將同步舉辦2025深圳國際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敬請期待!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