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臺!全球最大規模無座艙式無人礦卡落地

時間:2025-05-20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無座艙式礦卡正以多模態創新推動行業變革。

 無座艙式礦卡正以多模態創新推動行業變革。

 文|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5月15日,徐工集團100臺ZNK95純電動無人駕駛礦卡成功交付華能伊敏露天煤礦,正式投入編組運營。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全球首次百臺無座艙式礦卡批量交付項目。

近年來,隨著礦山開采向著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無人駕駛礦卡得到了大力推廣,各種無人駕駛礦車車型也實現了從“改造”“制造”到“創造”的發展,特別是“無駕駛室”正成為行業正向設計的主流。相比有駕駛室礦卡,這種突破了行業傳統無人礦車產品形態的無座艙式設計,讓礦車運輸空間更大化,更符合“無人駕駛礦車”的無人作業要求和運輸功能要求。

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有小松集團、斯堪尼亞、沃爾沃、伯鐳科技、徐工集團、中科慧拓、路凱智行、躍薪智能、希迪智駕等多家企業發布數十款無座艙式無人礦卡。(推薦閱讀:一個字:酷!全球10款無座艙式無人礦卡圖鑒)并已在十多座礦山得到實際應用,并取得了系列落地成果。

國家能源集團國神公司哈密大南湖二礦

2023年10月,路凱智行發布了自主研發的Alpha90露天礦無駕駛室運輸機器人,其采用了徐工集團的XGA90車橋、車架及動力驅動系統,創新性地移除了傳統駕駛艙,實現了全線控化、無人化和模塊化設計。

該車目前已在國家能源集團國神公司哈密大南湖二號露天煤礦,完成了國內首例露天礦用無駕駛艙運輸機器人的實地應用。

2025年初,由國神公司牽頭,與中煤科工、路凱智行共同研發”遠程控制挖掘機與無人駕駛寬體卡車協同作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鑒定。據了解,該項目已在國神哈密煤電公司大南湖二礦采排場投運,共計投入智能無人駕駛車輛22臺、遠程操控駕駛挖掘機3臺,實現4個編組的裝載、運輸、卸載全流程運輸作業。

截至今年3月底,Alpha90已在該露天煤礦上實現7×24小時連續運營超500天。

鄂爾多斯騰遠煤礦

2023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聯合研制的礦山新能源智能運載機器人“載山CarMo”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正式發布,并在鄂爾多斯市騰遠煤炭進行無人化編組運行。

中鐵芒來露天煤礦

2021年7月21日,中工際華重工(青島)有限公司發布CIHIC-150T無人駕駛智能礦山自卸車。該車高5.4米、長13米、寬4.5米,自重110噸、載重150噸,新能源驅動,配以碩大的電子屏,顯示電壓、車速、裝載量、回饋功率等實時數據所有操作均在幾百米外的遠程操作臺完成。

截至目前,該CIHIC第五代150噸新能源無人駕駛礦山自卸車已實現了在包括中鐵芒來露天煤礦、蒙欣集團在內的多個大型煤礦、金屬礦區、大型水利工程、大型土木工程落地應用。

南水北調中線雄安新區調蓄庫骨料運輸項目

2020年11月15日,躍薪智能為水電八局量身打造的純電動無人雙向礦卡正式交付雄安項目,并進駐南水北調中線雄安調蓄庫骨料加工系統工地現場。

該工程規模按年產 2500 萬噸設計,針對骨料加工系統生產信息化、智能化的實際需求,引入無人雙向礦卡以提高業務管理自動化程度,減少人員占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洛陽鉬業欒川礦區項目

洛陽鉬業是全球知名的國際礦業集團,是全球前五大鉬生產商、全球最大的鎢生產商之一。2019年,躍薪智能對位于欒川縣的洛陽鉬業三道莊礦區實施無人化改造,提供了5G無人智慧礦山解決方案。累計投入120臺無人礦卡,32臺挖機(實現遠程操控)等設備,其中也包含無人雙向礦卡。

這也是躍薪智能第一個零碳5G智慧礦山,2021年6月,躍薪智能第四代“無人雙向純電動礦卡”在此實現了落地和應用。

洛鉬集團作業現場

相對于傳統礦卡,躍薪第四代無人純電動礦卡取消了駕駛室,可有效增加20%的運載量;雙向行駛無須掉頭,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運輸周期也大為縮短,運輸成本可減少約15%。

2025年9月13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將在陜西榆林舉辦“2025首屆無人駕駛礦卡工程應用大會”,現場將發布《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發展藍皮書(2025版)》,全面解讀國內各地區無人礦車發展和應用現狀,敬請期待!

?5.20 礦卡大會長圖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