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人迎來“量產爆發”,禾賽科技已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時間:2025-11-04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禾賽一路走來,取得的成績是中國激光雷達在全球崛起的縮影。

10月28日,2025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CeMAT ASIA 2025)如期而至。作為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企業,禾賽科技攜新一代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達JT系列重磅亮相,正式向外界展現其在機器人領域的全面布局。

從自動駕駛的風口走向機器人感知的深水區,禾賽的步伐都走得穩健而堅定。

禾賽科技亮相 CeMAT ASIA 2025

展會前夕,我們對禾賽機器人感知業務高級總監佀新泉進行了專訪。在采訪中,我們聽到了他們對技術底座的重塑,對產業節奏的判斷,以及對機器人業務“第二增長曲線”的押注。

這一次,他們選擇讓機器人看清世界,也看見未來。

車載、機器人雙冠王!

禾賽2025上半年橫掃兩大核心市場

2025年9月16日,禾賽科技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球首家實現“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達企業。

這場IPO不僅刷新了行業紀錄——綠鞋前融資總額超過41.6億港元(約5.33億美元),也是過去四年來規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上市首日,禾賽科技股價漲幅近10%,市值一度突破350億港元,再度鞏固了其在全球激光雷達領域的領導地位。

據悉,隨著國內自動駕駛、汽車ADAS智駕以及具身機器人產業的迅猛發展,禾賽科技成為了產業大爆發的受益者,招股資料顯示,其收入規模和出貨量近幾年實現了快速崛起和市場逆襲。

上市不到半月時間,禾賽科技官宣成為全球首個年產量突破百萬臺的激光雷達企業,全年規劃產能超200萬臺,預計交付量120萬至150萬臺,引領行業進入“年百萬級”超大規模量產交付時代。

而機器人業務,則是其增速更快的第二增長曲線。

根據禾賽2025第二季度財報披露,2025年上半年,禾賽激光雷達總交付量達54.8萬臺,其中,ADAS市場交付約44.97余萬臺,車載前裝主激光雷達裝機量位居行業第一;在機器人領域交付近9.83萬臺,同比增長692.9%,出貨量同樣位列全球第一。

這不僅是資本市場對禾賽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再度驗證,也標志著公司正從車規級市場的“視野革命”邁向機器人時代的“覺醒之眼”。

再度亮相CeMAT

進軍工業物流與機器人感知市場

對于機器人市場空間的想象,禾賽正開始一步步、一個個場景去實現。在2025年CeMAT亞洲物流展上,禾賽科技攜JT系列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達亮相,正式全面進軍工業物流機器人感知市場。

憑借極致的小型化設計、超廣角全景感知能力與高性價比定位,成為展會最受關注的感知類創新產品之一。

JT系列是禾賽為機器人與工業應用專門打造的高性能3D激光雷達產品。

在感知能力上,具備360°x189°的超半球視野,實現無盲區感知,感知范圍相當于1.5個標準足球場。覆蓋各類室內外大場景,三維空間建模更完整、更高效。

其最小探測距離可達0米,既能精準識別地面障礙,也能感知上方空間,完美適配移動機器人AGV、AMR、無人叉車等多種產品的應用場景。

在硬件結構上,JT系列采用了超輕量化與極簡工業設計,底部直徑僅55毫米、重量僅200克左右,相比同類產品體積減少70%、重量減輕近一半,可實現隱蔽式嵌入安裝,降低整機負載、延長續航時間。其功耗低至4.3W,滿足IP6KX防塵、IPX7防水等多項工業級防護標準,順利通過高溫、低溫、鹽霧、振動等數十項嚴苛可靠性測試,可在復雜戶外與工業環境中穩定運行,無論強光、黑夜或雨霧,都能安全作業。

JT系列為移動機器人提供了多樣化的配置選擇,適配工業物流場景時,該系列產品可提供高清的實時三維感知,精準識別倉庫中的各類物體細節,如棧板、貨架輪廓等,實現高清捕捉與穩定感知,全面保障移動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精準與高效作業。

搭載了禾賽JT128的新松叉式移動機器人

此次在CeMAT展會上,禾賽重點展示了JT128在新松機器人無人叉車上的聯合應用案例,該產品針對倉儲物流與無人叉車等工業場景進行了性能優化,具備更遠探測距離與更高分辨率,同時兼顧性價比與量產可行性。

“物流行業通常會有更高性能指標要求,因為它面對的是工業場景。”佀新泉指出,JT128的特點是在保證高性價比的同時,將性能做到極致。“JT128能提供更密集、更精確的點云數據,確保在復雜的倉儲環境中,機器人能夠穩定、可靠地識別低矮障礙、貨架細節等,實現安全高效的自主運行。”

談及如何平衡物流場景的碎片化需求,佀新泉強調了禾賽的“標準化”產品策略。公司通過與行業頭部客戶深度合作,提煉出共性需求,最終定義出JT128這款能夠覆蓋絕大部分工業場景的標準產品。

目前,除了與新松機器人達成合作并開始量產導入外,禾賽激光雷達也同時進入多家業內頭部企業展開產品評測與導入,預計未來一年需求量將實現數倍甚至十幾倍的爆發式增長。

再做機器人時代的“感知系統”基石

面對未來,禾賽的藍圖清晰而宏大。

禾賽聯合創始人及CEO李一帆曾如此形容機器人市場和汽車市場的空間:“一個人只能駕駛一臺車,但可以有多臺機器人為人提供服務。”

佀新泉表示,從長遠看,泛機器人市場的潛力可能比汽車行業大數倍甚至十倍。這正是資本市場對禾賽抱有巨大期待的原因——它有望打開行業天花板。

進入下半年,機器人業務繼續加速。佀新泉表示,禾賽全年機器人領域交付量有望突破25萬臺,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割草機器人市場的爆發。

“禾賽JT系列激光雷達自今年1月發布后,僅用5個月即實現累計交付10萬臺的紀錄,成為全球最快破十萬臺的激光雷達產品。其中JT16憑借極致的性價比與小型化設計,被廣泛應用于割草機器人,實現半年出貨十萬臺的成績。”佀新泉說。

禾賽面向工業及機器人的3D激光雷達產品家族

除了割草機器人市場,禾賽也深入AGV/AMR、無人配送等多個領域同步發力,并正在建立起跨越多個垂直領域的技術護城河。

在無人配送領域,禾賽已與九識智能、新石器、白犀牛、京東、美團等行業領軍企業展開深度合作,推動激光雷達在單車上的多顆配置成為常態。例如,九識今年發布的第三代無人配送車上就搭載4顆禾賽AT128激光雷達;新石器無人車車隊規模已于今年9月突破萬臺,并持續借助禾賽XT系列實現復雜場景下的“零盲區”感知。而在物流行業邁向“全場景無人化”的進程中,京東物流更于近期宣布未來五年計劃采購100萬臺無人車,進一步釋放出規?;渴鸬膹娏倚盘?。

隨著機器人逐步成為與智能汽車并駕齊驅的核心市場,激光雷達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

從產品迭代路線趨勢看,激光雷達的未來發展趨勢被概括為“低成本”和“小型化”。隨著芯片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激光雷達的未來會像攝像頭一樣,實現以“億”為單位的年出貨量,成本也將趨近于攝像頭。

同時,禾賽已在具身智能這一前沿領域進行深度卡位。禾賽于今年8月相繼官宣與維他動力、星動紀元達成深度合作,并在以宇樹科技為代表的多家頭部公司實現產品應用落地。

為何禾賽能如此迅速地在新領域打開局面?佀新泉將其核心優勢歸結于從汽車業務中錘煉出的“車規級”能力和100%國產化的技術護城河。

“汽車業務對成本的要求極其苛刻,作為汽車零部件的一環,我們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建設在過去幾年里得到了極大鍛煉。”據了解,通過技術創新,禾賽推動激光雷達成本在8年內下降99.5%,從20多萬元一臺,到千元級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此外,禾賽自有量產工廠規劃年產能超過20萬臺,核心生產工序自動化率達100%。

他還透露,禾賽今年在汽車領域激光雷達交付量將超百萬臺。這種大規模量產能力,使得禾賽能夠以極具競爭力的成本,為包括割草機器人、工業移動機器人在內的多機器人市場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產品,這是一種典型的“降維打擊”。

在最為核心的技術層面,禾賽已建立起難以逾越的護城河。“禾賽是業內唯一一家能夠將7個關鍵零部件全部國產化,并且全部是自主研發的公司。”佀新泉表示,特別是自研的發射和接收芯片模塊已實現量產,打破了此前依賴國外進口的格局。

走好“先手棋”,在行業爆發前夜,禾賽就牢牢占據感知環節的核心位置。

寫在最后

從稱霸智能汽車激光雷達市場,到在機器人新藍海中全速前進,禾賽科技的路徑愈發清晰。憑借其在汽車領域歷練出的規?;圃臁O致成本控制與100%自研核心技術構成的綜合實力,禾賽正將其在感知層面的優勢復制到千行百業。

正如我們所展望,當萬億級的機器人時代真正來臨,禾賽立志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眼睛”,其成長空間不可限量。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