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賽道全面開花!8月低速無人車新品圖鑒

時間:2025-09-02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覆蓋礦山、配送、清潔、農業等多個場景。

九識智能:全新L系列首款車型L5無人車

8月11日消息,九識智能正式推出全新L系列首款車型L5,該系列專為重載物流場景打造。

據了解,L5載重突破1800kg,全面兼容公共直流快充,續航最高可拓展至空載220km/滿載170km,采用叉車上下托盤設計,并配備右對開門和后單開門的靈活開門方式,標準車型載貨空間達6.2立方(最大可拓展至7.1立方),提升了貨物裝卸效率和作業效率。集成具備NOA功能的輕地圖技術。

普渡科技:3D感知AI掃地機器人PUDU MT1 Max

8月21日,普渡發布PUDU MT1 Max 3D感知AI掃地機器人,搭載多傳感器融合系統和自研清潔大模型,提升復雜環境避障與自適應清潔能力。該產品專為大面積場景設計,重構保潔作業體系和標準化流程。

新工綠氫:新一代移動儲充機器人TG01-零碳魔方

8月28日,新工綠氫宣布正式推出全新一代TG01-零碳魔方。該產品不僅可為電動乘用車提供高效充電服務,更通過V2L(Vehicle-to-Load)技術實現直流電向交流電的轉換,拓展出廣泛的工商業用電場景,成為行業首款兼具移動充放電與工商業儲能功能的智能化設備。

據悉,這款移動儲充機器人采用新一代氮化鎵功率器件與智能溫控系統,效率超過96%,大幅提升能源轉換效率。產品兼容全球主流電動車車型及充電標準(如CCS、CHAdeMO、GB/T等)。

質子汽車:新一代概念無人貨運重卡“曜靈Ⅱ”

8月13日,陜汽控股孵化企業質子汽車發布概念無人貨運重卡“曜靈Ⅱ”,采用“無駕駛艙+中置軸設計”,貨箱空間較牽引車提升38%。該車支持遠程安全員監管、多模式智能調度及母車帶子車的空載優化方案,實現全天候高效運營并顯著降低運輸成本。

銥鉬科技:無人駕駛寬體礦卡EM216H

近日,銥鉬科技重磅推出載重130噸級以上礦用寬體卡車無人駕駛整體解決方案。

整車部分,銥鉬無人駕駛寬體礦卡使用全自研線控底盤,專為各類露天礦區環境設計,深度融合無人駕駛技術、先進傳感器技術與可靠通信技術,應用于216~300噸位車型上,其中EM216H額定載重150噸,為國內同類車型載重最大車型,后續的260噸的無人駕駛車型正在研發中。

松靈庫犸:純視覺割草機器人

8月初,松靈旗下品牌庫犸Mammotion在歐洲推出了新型Yuka mini Vision純視覺割草機器人。該機器無需邊界線或RTK,因此安裝特別快捷。據了解,三個攝像頭可在低光照條件下提供精確的避障、邊緣檢測和精確導航功能。

該割草機器人專為面積不超過 700 m²(約 7,535 平方英尺)的草坪設計,導航系統使用三攝像頭 "視覺 "系統來導航花園,并具有智能邊緣功能,與原來的Yuka Mini 不同。據了解,目前該產品已開啟發售,定價為1199歐元。

全國首臺AI金銀花采摘智能機器人

8月15日,全國首臺AI金銀花采摘智能機器人在河北省巨鹿縣田間完成了公開亮相與現場演示。在實際田間作業中,該機器人金銀花識別準確率達90%,破損率低至6%,采摘效率約3秒/朵,一次作業整體采收成功率達到60%以上。

該裝備由中國農業大學、河北省科學院、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樸耕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研發,標志著金銀花在智能化采收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

藍俠機器人:智能冬棗采摘機器人

日前,由深圳藍俠機器人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聯合研發的中國首臺“藍俠”智能冬棗采摘機器人在陜西大荔進行實地試驗。

經過試驗,機器人單果采摘間隔在8秒左右、熟果抓取成功率接近85%、果實損傷率小于8%。另外,自主設計裝配的多地形底盤車可自由移動于1至2壟間距的場地,這些特性都非常適合大荔縣冬棗的精細化管理需求。

9月13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將在陜西榆林會展中心舉辦“2025首屆無人駕駛礦卡工程應用大會”,會上將重磅發布由伯鐳科技、希迪智駕、易控智駕、辛巴科技、羅博網聯、大塊頭智駕、領航智途等聯合參編的《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發展藍皮書(2025版)》,敬請期待!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