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三大Robotaxi企業財報出爐,累計提供服務最高超1100萬次

時間:2025-06-06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企業部署Robotaxi車隊規模最大超1500輛。

5月21日,美東時間上午7點30分,百度召開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宣布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已實現全球規?;涞兀?strong>累計部署超過1000輛車,并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15座城市。

同一天,文遠知行也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財報,加上前一天發布Q1財報的小馬智行,國內Robotaxi賽道三大頭部企業2025Q1財報均已出爐。下面,我們將從營收、城市覆蓋數、車隊規模等方面,多角度對比呈現這幾家企業的Robotaxi業務進展。

百度“蘿卜快跑”

百度公司分別于2005年8月5日和2021年3月2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和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

財報顯示,百度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25億元,百度核心營收255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Robotaxi業務“蘿卜快跑也取得了亮眼成績”:一季度訂單量達140萬單,同比增長75%,截至2025年5月,蘿卜快跑已在全球范圍內累計提供超1100萬次的出行服務。

今年上半年,蘿卜快跑已成功進入迪拜、阿布扎比等海外市場。據了解,蘿卜快跑將于2025年底前在迪拜部署100輛全無人駕駛出租車RT6,并計劃到2028年將車隊規模擴大至1000輛。此外,據知情人透露,百度正積極探索將蘿卜快跑擴展至瑞士與土耳其、加快出海步伐,未來數月內,百度計劃在瑞士設立實體公司。這一動向意味著,蘿卜快跑或將在歐洲和中東市場同時推進落地。

在香港,蘿卜快跑測試區域再擴大,道路測試的車輛也由5輛增加至10輛。此外,Apollo與神州租車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

從成本方面來看,第六代無人車成本降至21萬元不到,比競爭對手特斯拉于2026年量產的雙乘無人出租車Cybercab低三成,運營成本為谷歌Waymo的1/7。從技術層面,L4級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 ADFM通過ASIL D認證,第六代無人車安全水平“可接近國產大飛機C919”,有數據表明,蘿卜快跑實際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1/14。

小馬智行

小馬智行于2024年11月2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PONY”,被稱作“全球Robotaxi第一股”。

根據其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為1.02億元,同比增長12%。小馬智行營收來源包括Robotaxi服務和Robotruck(自動駕駛卡車)服務、許可和應用營收,其中營收占比最大的是Robotruck,同比增長4.2%z至5660萬元,是總營收的55.5%。

其中,Robotaxi業務收入達1230萬元,雖然只占總營收12.1%,但同比增長200%,是增長最快的業務。其中一線城市面向公眾的收費運營收入同比+800%。

目前小馬智行Robotaxi商業化運營覆蓋北上廣深等地,總面積超2000平方公里,覆蓋了中心城區、機場和高鐵站等關鍵交通樞紐。

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小馬智行對外集體亮相了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產車型,新車預計將于2025年中期投入量產。這第七代Robotaxi也被小馬智行視作邁入量產的里程碑。

在小馬智行CEO彭軍看來,2025年是小馬智行的Robotaxi量產之年,小馬智行正全力推進Robotaxi量產,2025年底車隊規模將達到千輛。

為實現這一目標,小馬智行也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推進與戰略合作伙伴建立聯盟,為大規模商業化鋪平道路。

此前,小馬智行已與支付寶、高德、新加坡交通運營商康福德高等達成合作。今年4月和5月,小馬智行還先后與騰訊云、網約車巨頭Uber達成戰略合作:小馬智行與騰訊云將探索在微信端內的“出行服務”入口及騰訊地圖等應用內,打通小馬智行Robotaxi服務,擴大用戶覆蓋范圍;小馬智行Robotaxi車隊將在今年下半年接入Uber平臺,合作將率先在中東落地。

今年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果,包括:已在盧森堡取得Robotaxi測試許可,在韓國首爾江南區開啟了路測,還與康福德高啟動首個聯合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項目;5月27日,小馬智行官宣與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當地落地Robotaxi車隊。

文遠知行

文遠知行,于2024年10月25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并成為“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億美元。

據其2025Q1財報,文遠知行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244萬元,毛利率35.0%,Robotaxi營收1,610萬元,占總收入比例超22%,還在季度內獲得了來自國際網約車巨頭Uber承諾追加的1億美元巨額投資。

截至目前,文遠知行旗下的Robotaxi服務已經覆蓋中國、阿聯酋、瑞士等3個國家10個城市,并在阿布扎比、北京、廣州三地實現純無人測試或運營,在瑞士蘇黎世、阿聯酋迪拜以及15座全新城市的部署計劃也已提上日常。財報中也提及,文遠知行全球自動駕駛車隊規模突破1200輛。

文遠知行制定了“1個平臺+3大場景+5大產品”的多元商業化戰略,全面推進L2-L4級全產品線,覆蓋智慧出行、貨運、環衛三大場景,形成了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bus自動駕駛小巴、Robovan自動駕駛貨運車、Robosweeper自動駕駛環衛車、L2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五大產品線。

文遠無人物流車在廣州

文遠無人小巴在埃爾奧拉

文遠無人掃路機S1在利雅得

文遠無人掃路機S1在新加坡

近些年,文遠知行也在加快低速無人駕駛領域的發展和布局,相繼發布了無人環衛和無人物流車,其中發布于今年2月的W5無人物流車已獲廣州首批無人駕駛裝備道路測試牌照,無人掃路機S1也進入新加坡核心居民區開啟試運營,利雅得。

其Robobus自動駕駛小巴已實現規模商業化部署,在包括中國、新加坡、瑞士、法國、日本等國家的30個城市進行測試和運營。

目前,文遠知行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中國、阿聯酋、新加坡、法國、美國五國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企業,已在全球10個國家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

寫在最后

與此同時,美國谷歌旗下子公司Waymo的Robotaxi規模也在5月份突破了1500輛。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Waymo的周訂單量已超25萬次,平均每分鐘完成24單,截至目前已累計提供超過1000萬次付費乘車。

可以看到,Robotaxi競速賽中,部署規模達1000輛車,已成為企業進入下半場的門票。

從2013年開始布局自動駕駛,到2019年落地Apollo首個自動駕駛出租車試點項目,歷時十余年,百度終于實現累計部署Robotaxi超1000輛;相比之下,低速無人駕駛領域企業在商業化進展上更快一步,行業內不少無人車企業已實現數千臺規模化的落地應用,更有甚者已瞄準萬臺規模部署目標,也再一次印證了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應遵循“先低速后高速、先封閉后開放、先載物后載人、先商用后民用”的行業共識。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