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衛視覺CTO:“安全”是徑衛做智能駕駛研究的初心與前提

時間:2018-10-26

來源:項城網

0

導語:創造智慧出行,預見未來生活。10月25-2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智能網聯汽車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聚集全球范圍內的整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知名網絡公司、智能網聯核心技術提供商和政府官員近400位行業人士,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挑戰、機遇與對策各方面進行更深層次并具有建設和戰略性的探討。徑衛視覺CTO李亮受邀出席本次論壇,并圍繞「從視覺感知到安全服務」的演講主題,與現場嘉賓進行了深度交流。

創造智慧出行,預見未來生活。10月25-2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智能網聯汽車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聚集全球范圍內的整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知名網絡公司、智能網聯核心技術提供商和政府官員近400位行業人士,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挑戰、機遇與對策各方面進行更深層次并具有建設和戰略性的探討。徑衛視覺CTO李亮受邀出席本次論壇,并圍繞「從視覺感知到安全服務」的演講主題,與現場嘉賓進行了深度交流。


李亮(Levin Li),徑衛視覺首席技術官,同濟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復旦大學MBA畢業,具有10年以上大數據、云計算、車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入徑衛前,李亮曾先后就職于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任數據倉庫專家、在瑞易信息擔任中國區研發中心負責人,目前負責徑衛工程研發中心的整體技術和管理工作。

在演講中,徑衛視覺CTO李亮分享了這樣一組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全球每年有125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美國有35000人,歐洲有26000人。在中國,2016年貨車責任事故死亡人數占比 48%,但貨車僅占國內汽車總量的 12%,降低和消除商用車事故,是解決中國交通安全問題的關鍵。據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顯示,人為因素(主要指駕駛員)引發的交通事故占比94%。對此,李亮認為,管理好駕駛員,管理好關鍵駕駛場景(前向、盲區),是降低商用車事故率的核心。


談及徑衛在交通安全上的策略與方案,李亮說到,作為國內主動安全管理與服務領域的領導者,徑衛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道路智能交通安全事業發展,不僅在產品功能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等多個維度與國家的安全政策相契合,更能依托不斷創新的技術持續為安全保駕護航。例如,徑衛智能伴駕系統,實現了ADAS & DMS & BSD的融合,通過打電話、抽煙、車距、碰撞、急剎車等關鍵場景的全面感知,推動行車全流程、全方位的安全預警和防控。


但是,正如李亮所說,只有終端的感知和預警是遠遠不夠的,更高層次的服務必將成為突破瓶頸的下一個關鍵。徑衛一直強調把事故發生后的應急彌補轉變成事故發生前對駕駛員的主動預警防控。近期,更是在主動安全領域首次提出了「安全即服務SaaS(Safety as a Service )」概念,它包含司機狀態監測設備DMS、前向ADAS設備以及AI主動安全云平臺,三方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全方位數據集合,不僅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服務,更利于實現全維度多層級數據化安全防控和管理,給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增量。

依托以智能視覺傳感器為「前腦」,以及車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為「后腦」的完整生態,徑衛保持著技術與服務齊頭并進快速發展的模式。如今,徑衛已積累了數十億公里的駕駛里程及億萬級標注樣本數據,在國內車輛智能駕駛系統市場占有率、裝車數量、累計里程數等方面穩居行業前列。


隨著汽車生產商不斷推出新的數字化服務和自動駕駛功能,創新在該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憑借在AI、大數據、智能駕駛領域的持續創新與商業化落地成就,徑衛在本次大會上榮獲「最佳智能汽車核心技術創新獎」。這不僅代表著第三屆中國國際智能網聯汽車論壇授予的榮耀,更象征著行業對徑衛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方面取得的成績的高度肯定。

未來,相信徑衛將繼續圍繞提升交通運輸安全性,與行業核心企業展開更多的交流與合作,不斷進行算法迭代、產品更新,不斷提升「端 + 云」技術。在交通運輸出行的多鏈條場景中,徑衛也將充分發揮「AI+大數據」的技術優勢,致力于為實現「交通零事故、零傷亡」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